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深刻且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深层地影响着一个人如何理解文化、认同自我,并与世界建立联系。
你是否曾试图描述一种感觉或一段记忆,却意识到只有用母语中的某个词汇才能准确表达?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它们常常被视为一堆词汇和一种交流手段。但语言实际上是我们认识自我、与他人互动以及解读世界的一部分。
语言与文化紧密交织在一起。事实上,学习一门语言往往是人们与自我身份及来源建立联系的最直接方式之一。正因为如此,对于任何希望掌握这一技能的人来说,理解语言如何影响人们对文化及自身的看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语言如何塑造个人文化身份的多种方式。
/01 语言增进对文化的欣赏

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一门语言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出国留学或职业发展,更多时候,它是一次寻找自我与文化根源的旅程。
你是否也曾有这样的时刻:听懂一首外语歌曲,忽然更能感受到那个国家人们的情感?又或者在看原版电影时,某句台词直击心底?
这是因为语言也反映了使用该语言人群的价值观、优先级和思维方式。
例如,日语中的“ikigai(生き甲斐)”一词体现了人们快乐幸福的生活方式,这一概念至今仍与该国的老年人产生共鸣。这让我们洞察了这些人在生活方式上所珍视的东西。
如此一来,语言学习便成为了一座强有力的桥梁,将人们与他们的文化过去紧密相连,让他们对该文化产生新的自豪感和欣赏之情。
/02 语言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脉络

语言常常是历史的鲜活记录。历经数百年传承下来的词汇,能够向人们讲述古代的贸易往来、人与人及国家间的联系、宗教习俗或社会结构。
例如,许多现代英语词汇都源自拉丁语或希腊语,这提醒着人们罗马帝国和古典哲学所留下的历史影响。
在有殖民历史的国家,人们常常能发现不同语言影响的层层叠加,这讲述了一段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接触、冲突或合作的故事。
一个例子就是菲律宾如何在自身语言中融入西班牙语词汇。由于西班牙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mesa(桌子)”或“libro(书)”等词汇被融入到了菲律宾语中。
当人们学习一门语言时,他们也在学习该文化发展到今天所走过的历程。通过观察语言中的这些变化和细微差别,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塑造这些语言的历史时刻。
/03 为什么语言会让我们有“归属感”?
社群中共同的语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想想家庭里的经典口头禅、当地的特色表达,或是你所在社群庆祝节日的方式。这些语言共享的时刻有助于构建“我们”的概念。
根据2024年领英(LinkedIn)上的一篇文章,萨达纳·佩马达萨(Sadhana Pemadasa)指出,语言“能培养社群内部的归属感”。它还能在多样性中创造统一性,并在得知他人理解自己时带来慰藉。
语言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也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国际人口研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通过对传承语言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2025年这篇期刊文章中,穆罕默德·哈马德·阿尔克雷舍(Mohammad Hamad Al-khresheh)发现,共同的语言不仅有助于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社群内部的团结、信任和相互支持。
这种被看见、被理解的联结感,是语言在塑造我们的文化身份过程中所发挥的最强大的作用之一。
/04 接纳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学习语言从来不只是“多一门技能”,而是“多一种人生视角”。它让我们理解文化、回顾历史、建立连接,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清了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借助像 goFLUENT 这样面向全球职场人士的语言学习平台,我们不仅能更高效地掌握一门语言,更能以语言为桥,跨越文化的边界,拥抱世界的多元。
因此,下次当你开口说话、提笔书写,甚至只是聆听时,不妨花点时间,欣赏语言在塑造我们的沟通方式以及我们自身身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